身在三维世界中,你的思想可曾跳出二维?

金克木先生有一篇文章《公孙龙·名家·立体思维》,从公孙龙的名句“白马非马”谈起,阐述他对名家命题的理解和思考。初读不太理解为何定名为立体思维,直至在“翻转电台”的一期播客中听到两个关键词“视角”"方向",脑子里突然对金克木先生想表达的立体思维有了一些新认识,在此写下只言片语。

名家在中国文化史中是非常独特的一支,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下名家。名家是中国史上少有的研究方法论的学派,研究内容抽象繁琐脱离实际,所以古代圣人学者普遍认为名家的学说缺乏实用价值,是“无用”、“寡功”的“怪说”。但名家学者不讲究人情、不追求实用功利地研究事物规律,却正好是科学的客观态度。金克木先生认为名家也许是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起点,冯友兰先生也认为,如果中国哲学史缺少了名家,会让本来在方法论上存在缺陷的中国哲学显得更加畸形。

名家的研究范围,涉及语言学,思路与现代语言学一致,认为语言是符号,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可指代不同的意思,必须清楚词语在句子里面的具体意思,才能想得确切。“白马非马”就是一例,意思是说白马不等同于在说所有马。同时他们透过对事物形态的确切分析,开始探讨关于几何学的问题,继而从事物的立体性认识到关于运动的问题,关于空间时间的问题,关于有限无限的问题。可惜名家没能在古代讲究人情、人事、实用的文化环境中流传开来,反而长期作为笑柄,传世的典籍仅有公孙龙传下来的六篇,其他学者如惠施仅有《庄子·天下篇》所举的数十事。

其中《庄子》中提及的惠施第二事写到“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所想表达的是几何学中的平面,没有厚度,无论重叠堆积多少,还只是一个平面。第一事提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讲的是无穷大和无穷小,无穷大的东西没有边界,无穷小的东西里面不应该包含有其他东西。金克木先生认为惠施说的“小一”很可能是指几何学中的点。

能对点、平面、空间的无限有所认识,说明当时名家学者对于三维立体已经有所体悟,我们虽然生活在三维空间,但是对立体的思考其实非常困难。金克木先生文中写到:

耳听声,鼻闻香,舌辨味,没有立体感。身,皮肤所接触的只是表面。眼见立体,实际在网膜上映出的是平面,像电视屏幕上的光影图像……身在三维中,思想常常不出二维。

感知如此,放到思维上要形成立体思维更难。我们对于事物对错、好坏、善恶的分辨,这些二分的标准就像是一条线的两个端点,我们把事物放在这条线上来回移动调整位置。网上流行的各种心理测试,结果表现为以多个标签为端点的雷达图,就好像一个人能拍扁了来认识,其实还是二维平面的思路。

工作中常以思维导图整理信息,把思路在分叉图上成列出来辨认关系,以为条理清晰,结构分明,其实依然只是平面作业。常说要分层次思考,比如一个软件应用,要看其表现层、交互层、业务逻辑层等等,其实还是把每一层当做一个平面看待。而真正的立体思维,也许应该像一棵树,思路有如树枝向着四面八方延展,我们反映到思维导图上的思考就像给一棵树寻一个角度拍了一张照片,远不是事物的整体,也无法旋转着看到所有枝干的联系。我们对于思维导图的偏爱及其局限性,也许正是我们思维的局限性。

想到这里真是觉得欣喜,又为自己的无知感到可笑。惠施还曾提出“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的观点,可见名家当时对于时间也有深刻见解,早已认识到时间上无物可以停留,一切都在不停变化。可惜庄子书中所记录,惠施“其车五车”,如今都没有踪影,也许这五车竹简中藏有关于立体思维的真知见灼。如今也许只能寄希望与每个领域中的高人寻找到把思维立起来的方法,把每个因素放置到合适的位置,找到各自的突破点。

END

如果大家读完觉得内容还可以,那就分享给更多的人或者订阅公众号给我打赏吧,让我能更好的写下去。(原文首发于公众号蹲坑沉思:点击查看原文